欢迎访问新黄金城667733网站!

党建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活动

关于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10-21

关于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今年是新修订《保密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二五”保密事业发展规划和“六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第二年。为了加强保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保密知识,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保密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保密法制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根据晋政保发[201212号《关于集中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山西省“六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安排,校保密委员会决定集中一周的时间,在全校开展一次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

现将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1022----1026日。  

二、活动主题  

1、落实保密宣传教育“三进工程”即: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   

2、牢固树立“三保”观念:保守国家秘密就是保国家安全、保家庭幸福、保个人前途;  

3、切实做到“四法”: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三、活动内容  

1、学习宣传新修订《保密法》,进一步增强保密法制观念;  

2、加强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与培训,进一步强化保密防范意识  

3、加强对在校大新黄金城667733的保密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保密宣传教育“三进工程”;  

四、活动要求  

1、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围绕这次的活动主题,本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中心组学习、周例会、讲座、专题会议、报告会、知识竞赛、网络、悬挂张贴保密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宣传周”期间各学院在组织新黄金城667733进行保密普法学习宣传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大新黄金城667733安全知识》手册中第八讲“维护国家安全”这一章节的学习,使保密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增强大新黄金城667733的保密法制观念和保密意识,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3、各涉密单位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利用这次“宣传周”进一步加强对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重点强化《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保密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防范技能,牢固树立保国家安全、保家庭幸福、保个人前途的“三保”观念;切实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工作;切实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和用法。  

4、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宣传周”作为加强本单位干部、教职员工、在校大新黄金城667733保密教育、进一步推动保密宣传教育“三进工程”的有利契机,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附:12010年新修订《保密法》    2、《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3、《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党委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

2010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 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第五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第六条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第八条 国家对在保守、保护国家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第十三条 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第十六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十七条 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下简称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不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第二十三条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第二十五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第二十六条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第二十七条  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制、发行,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十八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第二十九条 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以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服务进行采购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第三十条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第三十一条  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第三十二条 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第三十三条 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 

第三十四条 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前款规定的业务,应当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 

第三十五条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具有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十六条 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第三十七条 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八条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第三十九条 机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涉密人员的权利、岗位责任和要求,对涉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机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处理,并及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保密规章和国家保密标准。 

第四十二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十三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国家秘密确定、变更或者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机关、单位予以纠正。 

第四十四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督促、指导有关机关、单位进行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五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第四十六条  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机关,需要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进行鉴定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鉴定。 

第四十七条  机关、单位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不依法给予处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议纠正,对拒不纠正的,提请其上一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该机关、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 

第五十三条  本法自2010101日起施行。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1998226日国家保密局发布 国保发〔19981)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的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第三条 国家保密局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 

各级保密部门和中央,国家机管保密工作机构主管本地区、本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

第二章  涉密系统

  第四条 规划和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同步规划落实相应的保密设施。

  第五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制、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保密要求。

  第六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配置合格的保密专用设备,防泄密、防窃密。所采取的 保密措施应与所处理信息的密级要求相一致。

  第七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联网应当采取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系统安全保密监控管理等技术措施。

  第八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访问应当按照权限控制,不得进行越权操作。未采取技术安全保密措施的数据库 不得联网。

第三章  涉密信息

  第九条 涉密信息和数据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

  第十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传递、输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第四章 涉密媒体

第十二条 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应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

存储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内的国家秘密信息应当采取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不能降低密级使用。不再使用的媒体应及时销毁。

第十四条 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的维修应保证所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

第十五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应当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

第五章  涉密场所

第十六条 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与境外机构驻地、人员住 所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第十七条 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和有关规定设立控制区,未经管理 机关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第十八条 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第十九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采取相应的防电磁信息泄漏的保密措施。

第二十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其它物理安全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标准。

第六章  系统管理

第二十一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领导负责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的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各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协助本单位的领导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根据系统所处理的信息涉密等级和重要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各级保密部门应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对本地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第二十四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定期进行考核,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保密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七章   

第二十七条 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由保密部门和保密机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经保密部门、机构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进行处理,并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八章 附 

第三十条 军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按军队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19991227日国家保密局发布 国保发﹝199910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三条 凡进行国际联网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用户),互联单位和接入单位,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实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有利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工作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主管或指导本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工作。 

第二章  保密制度

   第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第七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包括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经审查、批准与境外特定对象合法交换的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 

第八条 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领导责任制。提供信息的单位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保密审批制度。 

   第九条 凡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为目的而采集的信息,除在其它新闻媒体上已公开发表的,组织者在上网发布前,应当征得提供信息单位的同意;凡对网上信息进行扩充或更新,应当认真执行信息保密审核制度。 

   第十条 凡在网上开设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的单位和用户,应由相应的保密工作机构审批,明确保密要求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面向社会开放的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开办人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保密义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发现有涉密信息,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当地保密工作部门。 

   第十一条 用户使用电子函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对其管理的邮件服务器的用户,应当明确保密要求,完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互联单位和接入单位,应当把保密教育作为国际联网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互联单位与接入单位、接入单位与用户所签定的协议和用户守则中,应当明确规定遵守国家保密法律,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信息的条款。 

第三章  保密监督

   第十三条 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应当有相应机构或人员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工作,应当督促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及用户建立健全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国际联网保密管理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 

   对于没有建立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或责任不明、措施不力、管理混乱,存在明显威胁国家秘密信息安全隐患的部门或单位,保密工作部门应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保密要求的,应当督促其停止国际联网。 

   第十四条 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应当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检查,依法查处各种泄密行为。 

   第十五条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应当接受并配合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监督检查,协助保密工作部门查处利用国际联网泄露国家秘密的违法行为,并根据保密工作部门的要求,删除网上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第十六条 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发现国家秘密泄露或可能泄露情况时,应当立即向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 

   第十七条 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和机构接到举报或检查发现网上有泄密情况时,应当立即组织查处,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监督有关单位限期删除网上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第四章  附 

   第十八条 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军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工作,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011日起施行。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黄金城667733 - 新黄金城集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