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黄金城667733网站!

观点争鸣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争鸣

孙文娟:橱窗广告的视觉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28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9
 
孙文娟
 
【内容摘要】橱窗对于商品而言,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广告。在这个展示的平台上,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被推荐给消费者。在景观社会中,橱窗是一种视觉性装置,它揭示了消费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以及人的社会关系。文章试通过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系统和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分析橱窗,解析商品的符号价值如何获得,以及这种符号价值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关键词】橱窗  符号价值  视觉性
 
如果说广告赋予商品以神奇的魅力,那么橱窗则是商品的“性感装置”。在这里,商品既暴露于人们的目光之下,又有个坚硬冰冷的阻隔,橱窗里的商品与人们的关系既是引诱,又是拒绝。橱窗的出现得益于建筑材料的革命,使得玻璃材料能够大量运用于建筑之上。用作商品陈列和展示的玻璃一般都是透明的,透明的玻璃具有视觉的开放性、触觉的封闭性,它与室内室外的光线一起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商品以一种招摇的姿态呼唤着顾客的购买;在顾客的观看下,商品以其符号价值取代了使用价值等。当商品以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推荐给消费者时,商品便被深刻地文化化和意识形态化了,橱窗亦可以划归为德波在其《景观社会》中谈到的景观。德波说:“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①德波的这段话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所表述的非常类似,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社会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②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逻辑和人的分割和异化。商品以其自然属性遮蔽了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交换价值脱离并凌驾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上,而德波通过对“景观”的分析告诉人们:“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③景观社会中影像统治一切,幻觉支配一切,这是商品生产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生产的完成形式。橱窗在景观社会中是一个隐喻,一种视觉性装置,它揭示了消费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以及人的社会关系。
 
一、橱窗商品的符号价值
 
橱窗作为陈列和展示商品的平台,它是一种广告。不同于平面广告,橱窗让人们能够看到实物,却又暂时阻隔了人们的触摸;橱窗里的商品以一种诱惑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由于橱窗是临街且面向人群的,与平面广告相似,它展现出来的是一幅画面。橱窗广告遵循视觉的逻辑,并以观者的视点和视觉有效范围进行摆置,遵循透视法原则,并运用光线的照射、色彩的搭配、背景的衬托营造出诱人的画面空间。这些美学形式法则的运用使橱窗呈现出来的商品形象美轮美奂。
 
此外,商品之间的配置有其独特的空间语法。罗兰·巴尔特在其《流行体系》中用服饰系统和时尚系统加以概括和分析商品配置的空间语法,服装系统起一种表意作用,作为一个表意系统,服饰编码管理着搭配问题,服饰编码在横聚轴上运作,依据位置关系和临近关系关联在一起。巴尔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凌驾于这种编码之上的是另一个系统,即时尚系统,它试图控制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外表所做出的一切决定,目的是为了销售时尚行业的商品??时尚系统的操控是通过谈话节目、杂志、广告、时装设计展和日常话语而起作用的。”④简言之,时尚系统是由时尚行业和广告传播的一种意识形态。根据巴尔特符号学的方法分析,服饰系统是语言(符号)系统的第一级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时尚系统是第二级符号,第一级符号作为其形式,与概念一起构成第二级符号。第一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一旦组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起到表意的作用,即令我们了解某事;第二级符号是一种意指方式,具有告知作用,在二级符号这里,一级符号的丰富的内涵(所指)都置于远处,获得的贫瘠的形式需要一种意指作用来填满。“它的形式空洞却存在,它的意义空缺却充盈。”⑤第二级符号具有强迫性,强迫我们了解某事,商品行业主要通过广告运作对消费者进行操纵。
 
 
 
以世界知名品牌香奈儿服饰为例,香奈儿一眼可识别的元素:剪裁(样式)、色彩(米色、黑色、白色、深蓝色)、镶边、斜纹、鎏金链、人造珍珠、山茶花、双C字等。这些元素与裤子、背心、粗呢、贝雷帽/鸭舌帽、领带、水手厚呢大衣、水手衫等这些男性服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成衣风格。再加上饰品定位(茶花胸花、手镯、项链、别针、胸针、坠子、珍珠长串、链子等)。这是香奈儿的服饰系统能指,其搭配出来的整体风格具有自己的内涵和意义,它代表过去,代表历史,包含了太多的时代感和香奈儿本人的故事:妇女参加工作、从束腰中解放身体、战争中妇女的支援等。简言之,所传达的是现代工作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它的意义内涵是充盈的;但当这一服装系统作为形式进入时尚系统时,广告这样的传播手段将要把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概念认知填满符号。这时之前的符号将变成形式,形式将丰富的内涵意义——服装所包含的包括香奈儿本人的故事,特殊社会情境下妇女奋斗的历程都抛远,“意义失去了它的价值,但仍保持着它的生命,形式就是从这里汲取它的养分”。⑥形式让意义摆脱了其偶然性,与概念发生关联,在意指过程中传达新的意义。概念给出的是一种认知,对香奈儿广告而言,便是香奈儿的高贵雅致和简约,是高级白领女性阶层的专属魅力服饰,她的历史变迁也异化为能够意指其经典性、永恒性的佐证。(图2)中的橱窗广告,设定了一个情境,烛光晚餐,一种优雅情调和舒适高贵的生活方式被营造出来。香奈儿服饰广告清楚地向消费者意指了品牌的独特意义——其所代表的女性气质,她是值得人消费的经典高端成衣。广告就是这样,并非言说商品客观的讯息,而是以一种创造的言说方式,为商品赋予意义的过程。人们往往被商品的表象所迷惑,它所传达的符号意义总是依附于自然性和历史性,商品的符号价值与人们的认同都是视觉可观性所营造的幻象;在橱窗的指引下,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总是与“欲购”情结纠缠在一起,商品的消费成功地被操纵了。最终,消费成为了不断追求被创造出来的需求的满足。当人们消费香奈儿时,似乎便拥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拥有了相应的生活方式,消费成为了人的自我表达,同时消费的过程也慢慢建构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二、橱窗广告的视觉性
 
橱窗的使用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的欧美,这无疑得益于钢铁和玻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运。使用橱窗的商店通常是品牌专卖店。在本雅明那里,橱窗总能带给人震惊,商品的外在形象所构成的展览总能瞬间捕获人的视觉,让人迷恋,催人获取。橱窗具有视觉性,这里所谓的“视觉性”不是指商品的形象或可见性,而是商品呈现的结构关系——看与被看,也包括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域。橱窗的视觉性可以看做是景观社会的景观之一。橱窗的透明性,便构成了一个隐喻——资本生产和消费逻辑的隐匿。橱窗作为广告销售的一种形态,如何呈现由制造商、销售者、广告人员、陈列设计师和市场咨询师共同决定,是市场调查员、产品设计师、广告商,甚至股票分析师细致观察消费者购买方式和行为之后做出的判断。
 
德波清楚地告诉人们,在资本社会,商品的生产实际上是一种景观生产,商品的消费以影像为中介。景观是什么?“景观不是影像的集合,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关系”。⑦“景观??是已经物化了的世界观”。⑧“景观是一种绥靖和去政治化的工具”。⑨
 
德波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分离是景观产生的现实社会基础,生产中的异化是景观统治一切的根本原因。异化在马克思的分析中是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展开的,商品模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原则,商品模式具有抽象化的逻辑,此逻辑建立在交换价值的等价原则之上,等价原则将所有的定性差异都分解成了定量的统一,以货币为标准转化计算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化造成了传统社会价值等级的颠倒。对于主体而言,造成的是个体劳动的普遍抽象化以及主客关系的逆转,即客体对主体的控制。人的价值被货币所衡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化。德波分析的逻辑植根于马克思生产的逻辑,他所分析的景观社会依然是一个商品社会,最终是植根于生产的,只不过生产被在一个更抽象的层面组织起来,生产不是以商品的交换价值为基准,而是在符号价值的层面被组织。此外,资本的抽象、流动、增值性质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增长为目的,人成了追逐利益的手段,而非以自身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现代技术更加造成了生产中“工人与产品所分离??生产者之间直接交往的分离??非劳动时间的分离”,⑩个体被劳动分工和机器技术碎片化为姿势和动作。对于这一切人们只能无意识的认同其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景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标,成为人们主导性的生活模式。
 
景观是凌驾于实在之上的影像,这是最粗浅的理解。德波关于景观的言说实质上是要揭示一种社会状态——人们生存的方式。在这样一种生活模式中,人们在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上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堆积、物象横流,消费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由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异化,在消费中,是一种伪需要的满足超越了基本需要的满足,消费的幻觉替代了真实的消费。主体自身由于需要的分裂而出现了内在分裂,人不是被自主支配而是被具有意指关系的意象支配,被消费意识形态所中介,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消费中才能够获得自我的满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进一步异化。
 
景观的出现和运作是由少数人(资本家、商人和广告制作者)通过文化设施和大众传播媒介制造出来的。景观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制定自己的规则;同时它具有隐匿性,其深层的运作逻辑遮蔽在美好的影像外表背后;景观通过单向性的生产和传播,使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各种景观——无论是通过广告还是通过其他影像,其本质都是认同性;无处不在的景观使人保持了一种无意识状态,成为顺从沉默的观众。景观又具有周期性,不断推陈出新,这样市场才能不断地运作,资本的再生产才能得以完成;人们在对商品的喜新厌旧、疯狂追逐中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景观具有遮蔽性,由于人的异化状态,表象遮蔽了真实,人沉沦在虚幻的景观社会中。
 
我们处在读图时代,视觉性是时代的特征。景观的出现和运作与如此的时代相辅相成。景观不仅是影像,它更是一种视觉性装置,成为建构人、社会之方方面面的决定性力量。橱窗是景观,也是一种视觉性装置。它对于商品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的展示使商品成为了消费者不断欲求的对象;但它的意义远非如此,作为一种装置,橱窗呈现的是看与被看的逻辑结构——虽然实物摆在眼前,却摸不到,不同于超市的货架,我们可以用嗅觉、触觉去全面的感知商品——在橱窗这里,实物被演化为一种存在的质感。看与被看不能从通常意义上简单理解,它表现的是资本运作逻辑和某种社会机制对主体的操控和摆布。还是以服饰为例,在专卖商店外面,作为消费者我们似乎是透过橱窗看商品,凭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登堂入室购买哪件物品;实际上在服饰商品面前,我们是被一个更大的时尚系统所观看和操控的。不仅如此,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渗透着这样的逻辑——人被当作物、客体被操控,操控的可能是作为主体出现的另一个人,也可能是某种社会机制或是抽象的权力。这一深层含义是德波试图通过景观社会向我们揭示的。作为一种视觉性装置橱窗代表着视觉与触觉的分离,看与被看的结构,它用一种透明性遮蔽了背后的权力运作。从这个意义上,橱窗的变种会出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监控室、住宅的落地窗、银行的窗口等。作为商品的一种广告形态来说,橱窗可以被替换,尤其是在虚拟平台发展昌盛的今天,网购似乎成为了主流。商品的质感都不以实在的方式向人们显现。但作为一种视觉性装置而言,橱窗会以变异增值的方式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注释:
①③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 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47.
④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马克·戈特迪纳:客体系统与日常生活的商品化:早起的波德里亚[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6.
⑤⑥⑦⑧吴琼.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罗兰.巴尔特:今日神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11.
⑨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史蒂文.贝斯特:现实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现实:波德里亚、德波和后现代理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0.
⑩张一兵.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20061):15.
 
参考文献:
[1]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系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贺秀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黄金城667733 - 新黄金城集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